1497x
002829
2019-04-08

问题

为什么将面刚度改为“无膜张力”后计算时间长? 它们是如何计算的?


回复:
“无膜受拉”刚度类型描述了面的板刚度。

根据“Drucker-Prager”材料模型,根据定义的厚度和指定的材料,将板的刚度(包括垂直于面的抗剪刚度)定义为线弹性,将板在面的刚度定义为非线性弹性。

为了确保玻璃板方向上的表面行为“无拉力”,非线性材料模型中在受拉单元中的屈服拉应力 fy,t 几乎为零,并且应变硬化模量 Ep 相对较小。 . 另一方面,在压缩力的情况下,由于相对较高的屈服压应力 fy,c,单元几乎保持线性弹性,并且压缩传递不受限制。

因为“无膜受拉”刚度类型基本上会修改与板相关的面自由度,所以它只适用于相关模型类型 3D、2D - XZ (uX/uZ/φY) 和 2D - XY 的面(uX/uY/φZ)。

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面刚度类型的部分非线性,在 2016 年 2 月 4 日版本 RFEM 5.06.1103 中将其从“无张力”重命名为“无膜张力”。